机构简介

INTRODUCTION

       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学会是由省内从事网络空间安全教育、科研、产业和应用的科技工作者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的5A级社会团体。学会致力于推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技能竞赛、技术沙龙、公益培训等活动,为网络安全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优势学科资源,于2016年成立并获批首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是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并于2017年入选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2025年,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网信人才培养基地(网安领域)。
       培训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培训联系人:瞿老师        联系电话:18305182376

培训环境

TRAINING ENVIRONMENT

核心优势

CORE ADVANTAGES
  • 政企校协同的权威师资力量

    (1)顶尖专家领衔:整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中央网信办政策制定专家等核心资源,形成“高校学者+政府智库+企业精英”三维师资体系,覆盖前沿技术、政策法规与实战经验。
    (2)国际化技术互通:与英国利物浦大学、法国雷恩一大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引入国际网络安全技术标准与攻防理念,同步全球技术趋势;
    (3)产业深度联动:联合天融信、亚信安全、南瑞集团等头部企业技术专家,将真实攻防案例(如APT攻击、勒索病毒处置)融入教学,确保内容紧贴行业需求。

  • 实战导向的科研教学转化能力

    (1)真实场景赋能:依托国家级网络靶场、紫金山实验室等高仿真环境,开展红蓝对抗、CTF竞赛等实战训练,学员年均参与超20场竞赛并获国家级奖项30余项;
    (2)前沿技术直通:聚焦芯片安全、AI安全、零日漏洞等尖端领域,科研成果(如无线通信网安全技术)快速转化为课程内容,课程每季度迭代更新;
    (3)政策与标准融合:由国家标准起草专家参与设计课程,深度解析《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培养学员“技术+合规”双重能力。

  • 全链条人才培养生态

    (1)多层次覆盖:提供从基础普及(政府/企业专题培训)、岗位提升(CISP-PTE认证辅导)到高端人才培养(博士/博士后)的全阶段服务,年培训超500家单位;
    (2)就业与产业闭环:依托江苏省网络安全高校联盟、500+合作企业(如博智安全、赛宁网安),提供定向就业推荐、企业内训及安全咨询,认证通过率达92%;
    (3)国家级平台支撑:学会联合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首批“国家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公益培训、技术沙龙,服务江苏网络安全资源池建设,辐射全国输送高端人才。

课程简介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一
课程二
课程三
课程四
  • 名称

    基于零信任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

  • 课程亮点

    1)聚焦当前网络安全体系向“零信任架构”转型的前沿趋势;
    2)系统讲解零信任模型在企业网络、云环境中的落地实践;
    3)结合实战演练,提升对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和策略配置的实操能力。

  • 课程内容

    模块一:零信任安全基础
                1)零信任架构核心理念与发展背景
                2)传统边界防护模型与零信任架构对比分析
                3)攻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技术原理
    模块二:零信任关键技术与实施策略
                1)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与多因子认证搭
                2)微分段、安全策略动态制定与实施
                3)零信任环境下的日志审计与行为分析
    模块三:零信任系统部署与实战演练
                1)企业级零信任架构设计与部署流程
                2)典型攻击场景下的零信任防御模拟
                3)零信任平台(如Google BeyondCorp)实操案例分析

  • 课程时长

    1)理论讲授:20学时
    2)实验与实战:12学时

  • 名称

    可信计算

  • 课程亮点

    1)全面覆盖可信计算平台(TPM)的架构、机制与应用;
    2)结合国产化可信根与可信执行环境(TEE)进行深入讲解;
    3)支持可信链构建、远程认证、系统完整性验证等实操训练。

  • 课程内容

    模块一:可信计算基础理论
                1)可信计算的发展历程与标准体系(如TCG)
                2)TPM芯片与可信根的构成原理
                3)度量启动与可信链构建机制
    模块二:可信平台关键技术
                1)远程认证与平台身份验证机制
                2)可信执行环境(如Intel SGX、ARM TrustZone)技术解析
                3)可信操作系统与安全引导流程
    模块三:零信任系统部署与实战演练
                1)可信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安全架构设计
                2)可信应用场景案例分析(金融、政务、工业控制)
                3)可信平台部署与安全策略评估实训

  • 课程时长

    1)理论讲授:24学时
    2)实验操作:8学时

  • 名称

    人脸识别应用安全

  • 课程亮点

    1)聚焦AI人脸识别技术在各类场景中的安全隐患与防护手段;
    2)涵盖算法安全、模型攻击(对抗样本)、数据合规等热点议题;
    3)结合政策法规与伦理审查,提升学员综合治理能力。

  • 课程内容

    模块一:人脸识别技术基础
                1)人脸识别算法原理与主流模型架构(如CNN)
                2)识别流程与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安全存储机制
                3)典型人脸识别系统架构分析
    模块二:人脸识别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1)对抗样本攻击与防御技术
                2)人脸数据库泄露与隐私保护机制
                3)识别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挑战分析(如门禁、支付、监控)
    模块三: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
                1)《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规解读
                2)算法伦理、黑箱模型与透明性问题分析
                3)人脸识别系统的风险评估与安全加固实训

  • 课程时长

    1)理论讲授:18学时
    2)案例分析与实操:10学时

  • 名称

    信息隐藏技术

  • 课程亮点

    1)系统讲解信息隐藏(隐写)与隐写分析的基础理论与分类方法;
    2)覆盖图像、音频、视频、文本等多类型载体隐写技术与检测手段;
    3)结合典型实战工具与逆向分析,实现对隐写攻击与防御策略的全面掌握。

  • 课程内容

    模块一:信息隐藏技术基础
                 1)信息隐藏发展历程与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场景
                 2)隐写术基本原理:空间域与变换域方法对比
                 3)常见载体(图像、音频、文本)中的信息嵌入机制
    模块二:现代隐写与分析方法
                 1)主流图像隐写算法(如LSB、DCT域系方法)介绍与实现
                 2)隐写检测(Steganalysis)理论与深度学习分析方法
                 3)针对社交平台、微信等实际环境中隐写行为的识别策略
    模块三:攻防实战与案例分析
                 1)典型隐写攻击与数据隐藏事件复盘
                 2)基于开源工具的隐写实验
                 3)信息隐藏与取证技术在数字版权、网安监管中的实际应用

  • 课程时长

    1)理论讲授:20学时
    2)工具实操与案例演练:10学时

讲师介绍

ABOUT INSTRUCTOR
程光
何熠
陈立全
陶军
韩金广
李涛
肖卿俊
  • 导师 程光
      程光,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二级教授,中央某部委国家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任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江苏省泛在网络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学会理事长、中国指挥控制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副主任、科技部网络空间治理和安全领域“十四五”规划专家等学术兼职。研究方向网络流量安全分析、主动防御、内生安全等,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基金、中央网信办专项等科研项目40余项。主持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的“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新工科等项目。获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牵头获2024年江苏省十大科学进展、2021年江苏省科技一等奖、2014年江苏省科技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9部,培养研究生200余人,两名博士生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的学生先后获得“挑战杯”等各类全国竞赛擂主、特等奖、一等奖等20多项。
  • 导师 何熠
      何熠,汉族,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副教授。现任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2003年6月于东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先后在东南大学化工学院、学生处招生工作办公室、党委学工部思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院系部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其间于2005年8月参加中央党校举办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曾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单位访学、研修,在SCI 、EI、CSSCI、中文核心等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东南大学年度工作先进个人,3次获东南大学校长书记奖,1次被评为东南大学创先争优先进个人。
  • 导师 陈立全
      陈立全,教授、博导,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华英青年学者,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入选江苏省第九批“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参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省部级基金等项目40余项,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IEEE 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50篇,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承担系列权威国际期刊和会议的编审工作。
  • 导师 陶军
      陶军,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科研网华东北地区主任、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学会秘书长、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国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基地(东南大学)副主任。从事互联网安全、IPv6 流量测量与分析、流量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物联网安全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6项国家自然基金及多项课题,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主编专著2本。
  • 导师 韩金广
      韩金广,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IEEE、ACM高级会员,英国高等教育学会Fellow。现任《Soft Computing》副主编、《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学术编辑,中国密码学会高级会员,兼任中国密码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中国密码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专委会委员。长期从事密码学、隐私保护、访问控制、区块链与云计算安全等方向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研究内容涵盖后量子密码、函数加密、可证明安全机制等热点领域。在IEEE TIFS、TDSC、TPDS、TC、ESORICS等国际一流期刊与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担任ProvSec'16、FCS'19、SPNCE'20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SecureCom、ISC、ACISP、ESORICS等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 导师 李涛
      李涛,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仿真与推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系统与数据安全”产业领域特邀专家。长期从事内生安全、仿生免疫安全、可信计算与信息系统安全等方向研究,近年来围绕移动终端检测、可信行为识别、6G环境下的安全机制、电力系统安全等领域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以及多项企业合作课题共20余项。曾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国家电网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等荣誉。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涵盖《Entropy》《China Communications》《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计算机学报》《信息安全学报》等重要期刊及国际会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 导师 肖卿俊
      肖卿俊,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江苏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第3完成人)。现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委员、互联网专委会委员,IEEE、ACM会员,长期从事网络流量大数据挖掘、网络行为分析、流式数据处理与可编程网络设备等方向研究,在网络空间安全与大数据智能测量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基金等10余项科研项目,涵盖高速网络测量、图数据流分析、群体行为检测等热点方向。研究成果在IEEE/ACM TON、INFOCOM、SIGMOD、TMC等国际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包括CCF A类论文12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课题研究。获评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学术成果论文奖,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奖,CICC科技精英奖等荣誉。指导学生多次在“英特尔P4黑客松”“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DataCon网络威胁溯源赛道”等全国性竞赛中获奖。

课程视频

COURSE VIDEO
视频一
视频二
视频三
视频四
  • 信息隐藏技术-陈立全

  • 基于零信任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肖卿俊

  • 可信计算介绍-李涛

  • 人脸识别应用安全管理-陶军